张姨

时间:2019-07-30 10:5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张姨 点击: 载入中...
  给你
 
  张姨来兰州了。
 
  她是从西安来的。
 
  张姨是在姑娘亚珍,女婿长民的陪护下,从西安乘高铁而来。
 
  听说兰宝高铁通了,很想体验一下坐高铁的感觉。于是,说走就走,终于把几年前就想来兰州的愿望全都实现了。
 
  张姨是我家老邻居,在一个四合院里住了20多年,关系很好,两家世交。
 
  我说的张姨,就是著名妇产科专家,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的张秀云女士。
 
  张秀云,陕西华县人。生于1926年5月25日。出身名门望族,大家闺秀。从小聪慧,学业优秀。于1947年本科毕业于陕西国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就是现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就职于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任妇产科主任医师。她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传奇的一生。从喜迎西安解放到新中国成立,从百废待兴到祖国建设,从历次政治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到中国梦的复兴。她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
 
  她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强大。1956年6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
 
  1986年12月,卫生部授于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她一生领悟最深的话是,知识改变命运,精湛的医术是立身之本。
 
  打开话匣,思维清晰。往事唤醒,如数家珍。谈吐自如,有条不紊。眼花耳不聋,发白而不疏。个子不高,气质优雅。性格爽朗,热情大方。快人快语,干脆利索。人未到,声先到。彰显外科大夫的特质。敬业精神根植于心。人品医德都高尚。
 
  1966年6月,波澜壮阔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了全国。精英家族的几位亲人,几乎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域都受到冲击。被迫地接受批斗,游街。其父张顺斋,华县人民医院首任院长,在华县批斗。兄长张克文,兰州邮电局长,在兰州批斗。
 
  张姨和我的父亲有深厚的友谊,文革期间,同关在医院骨科大楼地下室,被称为牛棚。张姨和父亲是同乡,中学时期就相识了。1944年大学里的校友。她说:“恺啊!这辈子最敬重的人是你爸。你爸是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医术精湛,德高望重。谁料想,心脏专家却因心脏骤停倒在了心爱的讲台上。是我的学长,又是我的益友,还是牛棚里的难友。”听了这番话后,我心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并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纯正信仰,真挚的友情,肃然起敬!
 
  席间,亚珍让我看,她在兰州西站下高铁时拍的照片。微信一传,顿时大吃一惊!好潇洒啊!上身着红色衬衫,下穿黑色裤子,脚蹬一双红色的旅游鞋。肩上挎着一个时髦的双肩包。能看出健康老人,自强不息的倔劲。自己能干的事,自已干。亚珍说:“我妈自己能干的事,不让别人帮忙。上旋转电梯时,叮咛她小心踏稳。”你猜她咋说:“把你自己,操心好,就行了。”你看!左手拉着拉杆箱,右手柱着拐棍,哪像90多岁的人。
 
  张姨动情地谈到;在“牛鬼蛇神”的日子里。每天起床,饭前,睡前,反省。游街默颂请罪词,汇报思想动态。不准交头接耳,相互不准说话。她说:“关在牛棚里,都是医院的精英分子,栋梁之才。院里,科室领军人物有近20人,一堆老九臭味相投。”其实,都臭了,也就不臭了,你不嫌我臭,我也不嫌你臭,见臭不臭,谁不笑话谁。在那里,只许老老实实,不许胡说乱动。我们,眼神的传递。我们,瞳孔的碰憧。透出;鼓励、坚持、信任、理解。
 
  张姨说着说着眼圈湿润了,她说:“有一次,带着高帽子押着游街,游程过半,立马召回。快!抢救病人。跑!人命关天。”让老九上!来不及放回写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大胸牌和高帽子。交给了一同游街的难友。
 
  急匆匆直奔手术室。在洗手池旁,满肚子的委屈,上牙咬着下嘴角,双眉紧锁,强忍含着的泪花。边洗边想。站不住走不稳,手在抖心在颤。重戴手术帽再穿手术衣。朝夕相处的同事无人敢语。静,静极了。
 
  一副贫血貌的面容,一双乞求的眼神,一种渴望摆脱病痛折磨的期盼。还时不时地发出微弱的呻呤:“我冷!疼!”触诊检查,腹部包块。宫外孕(异位妊娠)。有休克伴腹内出血,一侧腹部有撕裂样疼痛,血聚于直肠陷凹,肛门坠胀感明显,宫颈举痛。这时的她,异常冷静。阴道后穹隆穿刺佐征她的诊断。她深思熟虑;要保全年青患者的生育要求,又要妊娠输卵管切开手术的安全,还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
 
  手术台上的麻醉医师,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准备完毕。大家急切的心情,聚焦主刀。让她感到责任的分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容谈定。无影灯下同心协力,手术间内分秒必爭。
 
  站在手术台,她就是领军,全神贯注。她说:“报生命体征,输血申请,抗休克继续。”
 
  麻醉医生报告,骶椎麻醉2%利多卡因已注射7.5ml,麻醉持续有效。
 
  巡回护士说“血压84/48mmHg、心率98次/分,心电监护仪检测正常。二条静脉通道滴速为80滴/分。
 
  化验室送来检验结果;李梅,女,26岁,血型A型。血色素90g/L。2度A型血浆20Oml,滴速控制60滴/分。
 
  器械护士打开手术包。顺序排列布巾钳、手术刀、分离器、纹式钳、止血钳、卵圆钳、持针器、缝合针、线剪精准到位。
 
  她手持刀柄切开腹腔。
 
  第二助手的拉钩,手术视野清晰。
 
  第一助手手持吸引器,清除壶腹部输卵管处积血。
 
  找到了,找到出血的地方了。主刀用卵园钳夹住,去除胚胎,峡部病变切除,断端吻合,缝合关腹,一气呵成。她说:“清点棉球、纱布、手术器械。”还说:“腹式加压包扎,术后医嘱请经治医师下达。”术毕,刚过了1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医术就是保障。此刻,淋漓尽致的展示,方显大家风范。石头落地了,衣服湿透了,该松口气了,坐那,挪不动了。
 
  那年,她刚40岁出头,年富力强。常常排满了手术,服从安排,接受改造。站在手术旁,指导手术,技术把关。出了问题还要承担。遇到难度大的手术,必须亲自上。剥夺了医生的的职责。真的,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在这特定的环境下,由不得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救死扶伤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她用精湛的医术保证了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每当走进手术室,这里就是她神圣的战场。每当听到新生儿的啼哭,每当剪断脐带,母子平安。心中充满无限的喜悦。那游街时的高帽子,就权当戴的是手术帽。心里也就毫无畏惧,十分坦然!
 
  张姨在没有手术的日子里,又穿上了背面是毛笔黑墨书写的“牛鬼蛇神”四个大字,前面是在她的名字上打了三个红叉叉(XⅩⅩ)的工作服。打扫科室,病房卫生,清扫卫生间。从早到晚一天下来让她疲惫不堪。为了把便池打扫干净,想了不少办法,用手扣,用酸烧,用碱洗。
 
  她几次都讲不下去了。说:“不讲了!”我央求:“张姨,想听!”讲述中震撼了我的心灵。难,难啊!但令她欣慰的是患者、陪员主动协助打扫卫生,保持病房整洁。常有人亲切的对她说:“张主任,我来!”同情的眼光,友善的态度,给了她极大的安慰。因此,她常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询问病情。责任,让她心系患者。记得;有个陪员硬塞给她一个苹果,从来没有接受礼品习惯的她,这次竞然接受了。是心疼我们的妇科专家啊!半个世纪过去了,张姨还感慨不已地说:“我还记得他的样子!”
 
  就是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干活越是累的散了架,睡觉反而越好。身体越见硬朗。再脏再累,挺身扛着。再苦再难,咬牙忍着。始终坚信,黑夜终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那将要拥抱的必是一片绚丽的蓝天!
 
  张姨的爱人曾任西安教育学院副院长。因患高血压、脑溢血术后,卧床不起。张姨始终陪护老伴,精心照料。安然的照顾老伴度过了十个春秋。离别时,没有褥疮,没有遗憾。
 
  儿子大卫,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高材生。英年早逝。让她悲痛欲绝。接踵而来的打击和无情的现实生活,使倔强的老人并没有屈服。
 
  九十二岁的高龄来到兰州,十分高兴。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如今己是资深牙医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你都从部队退休了!”我们相谈而喜出望外,我们相拥而热泪盈眶。她不愿意过多的提及在流失岁月中遭遇的不幸,却深深的沉浸在我们曾经在一起相处的美好时光。这一切都过去了。
 
  “看如今,多好!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倾听张姨讲述昨天的精彩,深深的领悟了;坎坷炼就了坚强的品格。磨难铸成了博大的胸怀。勤奋造就了立身之本。严于律己,大爱无疆的高尚品德,树立起了为人师表的一代楷模。
 
  我怀着十分祟敬的心情,久久的凝视着老人慈祥的面孔,从心里发出由衷地祝福,祝老人家健康长寿!寿比南山!
 
  张姨,您永远是我敬爱的人。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