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肃宪王朱绅尧与“兰州淳化阁帖”(图)

时间:2013-02-27 14:38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张正军 点击: 载入中...

肃王墓

进入肃王墓的入口


  西津村是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的一个山村,沿兰临高速公路到韩家河公墓区一条混凝土小路,一直走山路就可到达,或从晏家坪上去到兰州戒烟所与公墓区小路汇合,也可到达。二十年前可不是这样,路是土路,路旁多是黄老鼠打的洞,黄老鼠在洞口附近活动,见人立起来,前爪勾着,眼睛贼亮贼亮盯着你,毫不畏惧。路上尘土有一尺厚,车辆驶过,滚滚灰尘,行人和黄老鼠狼狈逃窜,不然,落满一身灰尘。车辆不少,大多是殡葬的,因为这里是兰州最大的公墓区,从山顶上往下一望,已经过世的老兰州人,大都最后住到了这里,黑鸦鸦一片墓碑,一个墓连着一个墓,大都用砖或混凝土围着,近年来,墓地周围大都种植了柏树,郁郁苍苍,将墓地遮盖,“社区”绿化在与时俱进。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山下的西津电灌处工作,每天都沿着这条土路走上去,在山顶的西津村修渠道、管道,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大伙在渠旁挖个灶,捡来土疙瘩放在上面,捡来干的骆驼蓬、冰草、木板条,将土疙瘩烧得通红,从老乡地里挖来洋芋,将洋芋和土疙瘩混在一起,上面用土封了,过半个小时,挖开土,拨拉出烧焦的洋芋,剥去黑焦焦的皮,里面是焦黄焦黄的沙瓤,吃起来,沙沙的,绵绵的,香气扑鼻,虽然很烫,人们仍然拿在手里,倒着手,吹着气,贪婪得有滋有味地啃着。


  吃过了锅锅灶烧的焦洋芋,见附近有一圈土墙,便信步看个究竟,到了跟前,这土墙原来是黄土一层层夯起来,虽然剥落了许多,到今天依然高大厚重,这里原来是明朝第九代肃王·肃宪王朱绅尧之墓,说起肃宪王朱绅尧知道的人不多,他是明朝第八代肃王,懿王朱缙的庶第一子。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袭封肃王。在位二十七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去世。但说到《淳化阁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实《淳化阁帖》跟肃宪王朱绅尧有很大关系。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十四子朱楧为王,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肃王,明建文元年(1399年)朱楧迁府于兰县(兰州市城关区),以元代、明初署衙所在地为主并加以扩展(东至会馆巷,西至城隍庙,南至张掖路,北至滨河路),即今甘肃省政府驻地。自明清至今日,肃王府一直是甘肃军政最高首府。


  《淳化阁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帖,收入自汉至唐十九家帝王的亲笔书法,第二至第四卷为历代名臣法帖,收入自东汉至唐代六十七家的书法作品;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收入自仓颉至张旭等十七家的书法;第六卷至第八卷为王羲之书法;第九、第十卷为王献之书法。卷帙内容浩繁,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扛鼎之作。淳化阁帖刻成后不久即毁于火,从宋到明转相传摹者,不下数十家,但玉石混杂,真假难辨。其中,明朝肃王府在兰州由宋刻本摹成的版本,是现存时代较早,摹刻较精,而又保存较好的一部法帖原石,“新旧不爽毫发”、“肃帖丰肥,浓态侧出”,最能准确体现宋拓本来的精神。


  洪武初年,天下初定,明太祖朱元璋为“固边守防”之大计,命其第十四子肃庄王朱楧前往西北甘州领藩,并赐其一部宋刻《淳化阁帖》。肃王将其珍藏于肃王内府,秘不外传,代代交接。万历四十三年,肃宪王朱绅尧命姑苏人温如玉、南康人张应昌将阁帖摹刻上石,书碑未成,肃宪王朱绅尧薨。世子朱识軦继承乃父遗志,先后历时七年乃成,称“兰州淳化阁帖”。肃府本《淳化碑帖》用一百四十四块富平石刻成,收藏于肃王府东书院遵训阁内,被视为珍宝。


  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部将贺锦攻克兰州,肃府本《淳化阁帖》数方碑石被毁,还有部分散落民间。到了清顺治十一年,洮岷道官陈倬到任之初,目睹阁帖残破之惨状,即组织人工财力将残损阁帖竭力补刻整齐。清康熙十三年,陕西提督王辅臣举兵叛清,十四年二月攻陷兰州,又将阁帖碑石作马槽,致有“马房光怪,枥马皆惊”之说。三月,清军征伐叛军进取兰州,叛军欲将阁帖碑刻当做炮架,移置城防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这时兰州知州徐某获悉,急忙赶到王府,冒死力救,叛军才未作军用,然而部分刻石仍难逃噩运而遭遇破坏。光绪末年,兰州籍翰林刘尔炘将王府阁帖移至兰州府文庙尊经阁保存,并新刻木板释文四十块,以臻完备。抗日战争时期,兰州人为保护阁帖,又移碑帖藏于官园丰黎仓内的地窖之中。日本投降后又移出,重新安置在文庙尊经阁下,建国后,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肃宪王朱绅尧给甘肃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但他死后,却静悄悄葬在七里河区西津村内,不为人知,肃宪王墓与其他散落兰州的明朝陵墓并称为兰州明十三陵。墓地建于公元1618年、距今394年,上世纪70年代,这座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30000余平方米的陵园,被西津坪村集体打开,出土高1米、口径0.7米的大油缸两口、砚台两块和小油灯一盏,其余文物不知。当时陵园内建筑规模宏大完整,有山门、享堂、厢房、月门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琉璃瓦。今日,墓地除一圈土墙,高不过5米土坟堆外,别无他物,悲凉荒芜,唯有世界最厚黄土陪伴。


  今天,勘探表明,西津村的黄土层厚达409.93米,夹古土壤40余层,第四纪各时期均有沉积,挂续而完整,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黄土剖面,皇天“厚”土的西津村,接纳了一位为甘肃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肃宪王,宪王即使再寂寞,有了这厚重的黄土陪伴,应知足了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