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人整个婚嫁活动可分为提亲、订亲、娶亲三个阶段。提亲:男女双方相互爱慕,同意结合后,男子便告诉父母,由男方父母向女家求婚。父母选定媒婆,白马语称媒婆为“摆尼”,由媒婆拿上酒,去女方家求婚。女方父母若同意这门婚事,则留下酒并款待媒婆,若不同意则等媒婆走时,把自家的酒送一壶给媒婆,托她把酒带给男方,用这种委婉的拒酒方式回绝亲事。订亲:经媒人撮合,双方父母同意儿女婚事后,男方就要派人带上男孩并拿上酒,背上十二至三十个蒸馍到女方家正式求婚,商定娶亲日期。定亲的这天,男方选择一个族内德高望重的老者当领队,提亲的队伍一般连同新郎官共五至七人,快进村时,酒肉馍被女方家派人从半路接走。这一天,女方家则通知全村妇女等候在村口,向来订亲的人撒灰,直至订亲的人跑到女方家为止。若来订亲的人中有长辈时,本村的晚辈就要回避。据祖先传说,男方订亲的人路程迢迢,要爬山涉水,未免有邪妖鬼怪跟随,为使不把鬼怪带进女方家门,女方就用撒灰这种特殊的方式接客,把鬼怪用灰打阻在村外。亲事定夺后,女方家歌声大震,款待宾客。晚上,女方家则请来户族长辈,商议婚嫁之事,如定日期、选彩礼等有关订亲事宜。次日或第三日,亲朋族内轮流宴请订亲宾客,用骨头肉(排骨)和咂杆酒招待。第三天下午,订亲宾客返回男方家,汇报订亲经过,商议娶亲时所带的礼物。娶亲、送亲:白马人的娶亲和送亲独特精彩,极具民族特色。娶亲人员4至6人,必须在送亲的头一天到达女方家。娶亲和送亲的人员条件极严,需挑选家庭和睦、儿子多、健康的人作为娶亲、送亲的人,忌讳寡妇、有丧子经历和没有儿子的人参加。娶亲队伍一般由5至13人组成,多则15人。新郎官不再去娶亲,准备次日迎接新娘的礼仪。娶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对年富力强的多子女的男女,白马语称“皮歪”。接亲队伍到女方家后,女方家把亲房族内邀请来,商议定夺送亲队伍。送亲队伍与娶亲队伍人数不等。晚上,同村的小伙子、伴娘(白马语称“巴日”),就在新娘家中唱歌饮酒,安慰新娘,并把各自最心爱的东西赠送给出嫁的姑娘。第二天清晨,女方家族内亲房伙内争着邀请娶亲、送亲人员做客。酒肉招待过后,女方家把双方尊客召集设坛训事,并向娶亲、送亲队伍送行,敬酒欢歌。娶亲、送亲的人要在房中绕三圈,方可出门。村里的亲朋要把娶亲、送亲队伍送出村口才返回家。娶亲、送亲的人一路唱着歌,浩浩荡荡地前往新郎家。新娘离开村口以后就再也不能回头望,否则娘家会不吉祥。新郎手持红布,早就在村口设坛,全村人敲锣打鼓迎接新娘的到来。在村口举行祭天、祭地、祭祖活动后,司仪将五色粮食撒向互拜的新郎新娘,祝福他们幸福吉祥。当晚,举行新郎新娘的诵经仪式,祝福一对新人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白头偕老,传授孝敬父母礼仪等。接着,开始进行主宾间的“对门歌”,主宾相互问答,若客人答不上主人所问的唱词时,往往会受到烟熏的惩罚,如愿向主方求教也可免罚。
第三天晚上,举行亲朋好友向新郎新娘献礼仪式。所有来宾围坐在大客厅,把新郎新娘围在中央,实行点名献礼制。所点之人则拿出自己的礼品,向在座的各位亮明后送到一对新人手中,新郎新娘拜谢而收。而后,宾客们开怀畅饮,酒歌四起,歌飞酒酣,山寨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白马人也有男到女家落户的现象。白马人青年男女婚前有广泛的社交自由,婚后十分讲究贞操,凡有犯奸者,要受到割耳、破相等处罚,同时被全寨人歧视。寡妇必须安孝三年才能再嫁,且不允许带走孩子和财产,保留有古老民族的特色。
白马人独特奇异的婚嫁,虽经漫漫岁月的流逝,仍一直保持着固有的鲜明习俗和民族特色。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