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圆觉洞景区拍摄的莲花手观音窟(2020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新华社成都1月25日电题:千年安岳石刻正在“苏醒”
新华社记者周相吉、张海磊
峭壁之间,沟壑之内,造像屹立,幽静而怡然。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多达十余万件石刻造像分布在乡间田野,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人知。如今,这些古文物正在“醒来”.
安岳县城东南1公里处的圆觉洞景区,一座钢架搭建在莲花手观音窟顶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前来观光的游客对此很不解。
“之前窟顶有碎石坠落,但文物保护修复有一定程序。在正式修复前,我们借鉴重庆大足北山石刻的做法,搭建这个临时钢架,先确保文物安全。”景区解说员周春说,2018年她曾到大足石刻学习。
周春的解说引起游客们的好奇:安岳石刻和大足石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边会有连片石刻?
造像无言,岁月有痕。据史料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均在中部地区,因此佛教传播、石窟寺的开凿多在北方和黄河流域一带,北方相继诞生了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然而随着唐宋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佛教石窟造像也由北向南推移,四川广元、安岳和重庆大足陆续出现不同规模的石刻造像。
安岳位于川渝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外界交通不畅,安岳石刻也一直沉睡多年。1982年,安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后,第一任所长唐承义和同事们靠着双脚和一部黑白相机,爬山穿林,耗时两年调查,惊讶地发现,全县境内古石刻多达10余万件。
安岳古称普州,唐代开国名将程咬金曾任普州刺史。安岳石刻兴于唐,盛于宋。专家认为,其历史地位是“上承云岗、龙门,下启大足”.唐承义介绍,南宋年间,不少安岳工匠转投大足,迄今在大足留下姓名的29位石匠,就有18人来自安岳。
“要研究大足石刻得到安岳寻根。”唐承义沉醉于安岳石刻的“古、多、精、美”,更为后来两者差距逐渐拉大而痛心。
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安岳石刻却沉寂于山野,一脉相承的石刻文化似乎戛然而止。很多游客因大足石刻的名气而来,却也因安岳文物点分散,位置偏远而停下继续向北探索石刻文化的脚步。
毗卢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的石羊镇油坪村,里面的紫竹观音造像是安岳石刻的代表,与常见的观音造像不同,这尊造像左脚悬于台外,右脚翘起,当地人称“跷脚观音”.
在油坪村党支部书记罗成明印象中,十几年前,很少有人专门来这里看,“当时的土路坑坑洼洼,一天可能也就看到一辆大车从这里过。本村人带路才能找到造像,要拨开树枝往坡上爬。”
安岳县委宣传部部长唐通达告诉记者,近几年,安岳县正在从县内基础设施、景区建设等方面开发全域石刻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同时加强安岳石刻研究与保护。
距离毗卢洞景区100多米处是村民苏光平开的农家乐。开了4年多,她笑称“每年国庆节都忙弯了腰”,屋里院外总共19桌经常被订满,除了自家人又请来4个村民帮忙。“游客们喜欢来,我们生意也好。”她还和一些经常来的外地游客成了好朋友。
地图上,从毗卢洞出发,经过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拐个弯到大足石刻,这是体验石窟文化的一条东线。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四川省、重庆市以安岳和大足为核心区域,联手打造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成立;共同编撰安岳--大足石刻佛教故事;互派讲解员……近期,川渝石窟文化圈动作频繁,川渝文旅融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