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因此,老百姓常把过春节称之为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也就是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在中国古代,新年虽然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过年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如祭灶、扫房、洗头、沐浴、准备过年食品和器具等。因此,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起,一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天天都有过年的传统活动,而且其内容既讲究又复杂。因此,这新年前后的二十三天中,每天都像过关一样。所以,古来就有“过年如过关”的说法。
当然,年关难过还得年年过!那么,中国古代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呢?有一首流传久远的“年节歌”道出了过年一系列的重要活动:“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对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古人从腊月开始就要忙着过年事,一直到过了元宵节,这年关才是过完了。那么,古人在“年关”中主要是有哪些活动呢?
第一关:小年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古代流传下来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祭灶习俗,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在中国古代,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则被称为“灶王奶奶”.
第二关:扫房掸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所谓“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第三关:书写春联
农历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书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
第四关:吃年夜饭
大年夜,全家要吃年夜饭。因此,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账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除夕吃年夜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每年除夕,除了吃年夜饭之外,还要接财神的活动。接财神是为新旧年分界。接财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财神时鞭炮齐鸣,气氛热烈。
这时便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像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而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就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胡子,身上背黄布袋,装扮财神爷的模样,后面跟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散发财神爷像,以讨赏钱。这样一直闹到正月初一凌晨。
第五关:初一迎新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其意就是指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说的是,爆竹声中送走了过去的一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过新年就有放爆竹、饮屠苏酒、贴春联的习俗。新年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除了放爆竹,家家户户还要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宋代的《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王安石《元日》诗中所说的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北宋诗人苏辙的《除日》诗中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也是说的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每逢新年的第一天,男人们都要早早起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燕京岁时记》就有这样的记载。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第六关:娘家拜年
正月初二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中国北方在正月初二还有祭财神的风俗习惯。这一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
第七关:礼送门神
正月初三在古代被称为小年朝,即天庆节。这是两宋时期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流传有天书降临人间,真宗赵恒便下诏书,定于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各级官员可休假五日。后来称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盛行。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还要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第八关:放生祭星
正月初八是“放生”日,古代民间就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这一天还要祭星,也就是顺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祭祀星君,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也成为黄灯花,点燃后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第九关:祭祀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民间祭天、道观斋天等活动。有的地方,天日时妇女要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第十关:祭祀石头
正月初十,由于“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石磨、石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人们恐伤庄稼,甚至要祭祀石头。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古时中原就有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的风俗。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第十一关:宴请子婿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这一天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在初九日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中所说“十一请子婿”指的就是这一风俗习惯。
第十二关:搭建灯棚
正月十二要搭建灯棚,就是说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做好庆祝元宵佳节的各种准备,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等。有童谣就说:“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第十三关:过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从古至今,元宵节的节俗都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如果说大年三十和初一是春节农村最隆重的习俗,那么,元宵节则是农村春节期间最欢乐的日子。家乡的元宵节叫做“过十五”,包括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天,以食饺子、元宵为主,庆祝活动更是丰富。和大年三十一样,全村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龙飞狮舞,灯火通明。
过了元宵节,整个春节活动才算结束。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再好的愿望也得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和争取,敦厚朴实的家乡父老深谙此理。于是,他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在“二月二,龙抬头,银子和钱往家流”的祝福,以及“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农谚声中,开始了新一年的辛勤劳作。
据《包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