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敢于坚持原则激浊扬清,是最可贵的品质。这一点,包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可谓战果累累。
论人处事公道
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与富弼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庆历新政“.此时,包拯刚刚从地方调进中央,虽然他年纪不小了,但在大佬云集的朝廷中尚属于小字辈。
这场改革直接触犯了封建腐朽势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权,他们对此恨之入骨,随着新政推行逐渐损害他们的利益,便集结在一起攻击新政。改革派与保守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把包拯从端州拉到监察御史位子上的,是保守派的王拱臣。在朝中大臣们的眼里,包拯当属于保守派。
”庆历新政“以革新吏治为第一目标,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由新政的执行者范仲淹等向各地派出按察使,专门监督地方官吏。按察使一句话,就能决定地方官是上中央还是下监狱,正所谓大权在握、为所欲为。
包拯上奏章一篇雄文《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关于”按察使“是否加重了吏治腐败的争论达到白热化。宋仁宗开始意识到,改革派官员也不是一潭清水,同样有人浑水摸鱼。在中央机关资历甚浅的包拯居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扳倒改革派的作用,使保守派大臣们喜出望外。
但接下来包拯做的事情,让保守派们瞠目结舌,1045年新春,范仲淹罢相离京,新政失败,保守派弹冠相庆。谁料这当口上,包拯一篇《请依旧考试奏荫子弟》,洋洋洒洒,大谈范仲淹用考试选拔士大夫子弟的政策应该维持下去。
保守派们想错了。殊不知,在包拯的眼里,没有派系,只有公道人心;没有党争,只有实事求是。没有利益集团,只有社稷江山。
为官两袖清风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包拯由天长县调任肇庆知端州。包公在肇庆做官时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广为传颂。如倡导开凿水井、兴建星岩书院、爱护百姓严惩贪官污吏、包公掷砚等。
闻名遐迩的”文房四宝“之一端砚就产自肇庆。端砚已有135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唐朝时候,端砚就闻名全国了。宋代时,端砚是朝廷钦定的贡品,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讨好上峰,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去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于是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包拯令出必行,历年来为制砚不堪其苦的砚工们和老百姓的愁眉终于得以舒展了。
包拯在肇庆知端州三年,政绩彪炳,深得民心。端州人民在城内建包公祠纪念他,在鼎湖区砚洲岛建包公庙奉祀他。他在端州任内写有一首言志诗,刻藏于包公祠内。诗曰:”清心为治本,有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食充燕雀喜,草尽兔狐愁。往哲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其意是:廉洁奉公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严守正道是自身的要求。道德品质优秀的人,终究要成为国家的栋梁。要刚毅正直坚贞不屈,像钢铁那样直而不钩。要粮仓充实民康物阜,燕雀喜啾啾。要开荒修渠扩耕地,让狐兔无处而发愁。历代圣哲给我留下了宝贵的训示,我决不会给后人留下愧与羞!
包拯在端州确实做到了两袖清风。离任时,就连他平时在公堂上用过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
相传包拯离开端州的那天,当船行至西江羚羊峡时,忽然狂风大作,乌云满天,波浪翻滚,船只不能前行,包公大惊,立即命随从仔细搜查船舱,看是否有非分之物。随从知道包拯的脾气,赶忙拿出一块用黄布包着的东西,战战兢兢地双手送到包拯的面前,说是肇庆市父老临别时赠送以表心意的,包拯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方雕刻精致的端溪名砚。他虽然十分喜爱,但心想,这是端州人民的宝贝,我不能带走。于是二话没说便把它扔进汹涌澎湃的西江。
说也惊奇,江面立即风平浪静,阳光普照。在包拯掷砚的地方,慢慢地升起了一片绿洲,后人称它为”砚洲“
断案明察秋毫
包拯年轻时,曾当过天长县(今属安徽)县令。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他的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曾颁布法令,严禁屠宰耕牛。)但是由于凶手是趁着夜间休息的时候作案的,而且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因此判断起来非常困难。
包拯问:”你来告状,别人知道吗?“那人回答:”不知道。“
”耕牛被割去舌头,邻居知道吗?“”我没有跟别人说过,别人也应该不会知道。“
包拯心里一下有了计策,对告状的农民说:”听我的吩咐,你回去偷偷地把牛杀了,把肉卖出去。但切记一定不要声张。我会有办法找到那个割牛舌的人。“农民虽然心里有些疑虑,但仍然按包拯的嘱咐去做。隔了没几天,有个人跑到县衙告那个农民私宰耕牛。包拯知道这个人就是割牛舌的凶手,看到他自投罗网,心里很高兴。他听完诉状,大喝道:”大胆刁民,你为什么要割掉耕牛的舌头?“
那人万万没有想到包拯会查出自己,顿时呆若木鸡,只得供认出割牛舌的经过。
原来,此人是牛主人的仇人,想害牛主,便偷偷地割了牛舌头。他以为牛没了舌头便不能吃草,牛主人只能将牛杀死,这样就要触犯私宰耕牛的法令,想借此陷害牛主人。聪明过人的包拯,将计就计,找到了割牛舌的人,并依法治了他的罪。
此案的顺利告破,使包拯赢得了断案如神的美名,由此也可看出包拯的智慧。智慧型的领导,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受人尊敬的。
1061年,包拯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职),成为中枢重臣。这一年,他63岁。一年后,包拯一病不起,宋仁宗亲自到了包拯家里,探视病情。这是君臣俩的最后一面。1062年5月,包拯病逝于开封,举国哀恸。
欧阳修曾以这样的文字评价包拯一生:”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着在朝廷“.可谓是对包拯的中肯之评。
据《历史也能这般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