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4年~1895年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海陆军将士总计阵亡约二万四千六百余人。相比起战场上阵亡的将士,甲午战争中还有为数颇多的中国军人成为日军的阶下囚。
1894年7月25日,北洋海军“济远”“广乙”号军舰在朝鲜南阳湾丰岛海域遭日本海军偷袭,爆发了甲午海上战场第一战——丰岛海战。“济远”逃跑、“广乙”重伤退出战场后,运输舰“操江”无力抵抗,成了日军的战利品。“操江”舰舰长王永发以下72名海军官兵是那场战争中最早一批被俘的中国军人。
对待敌方俘虏,当时日军首先采取的是运回本土看押的方式。据见证此事的人记载,为了在日本国民面前炫耀战功,“操江”舰的中国俘虏一度成了日军的宣传品。运输战俘的军舰“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尔后日军又强迫中国俘虏在街头游行示众,以示凌辱。
1894年9月15日,中日两国陆军在朝鲜北部重镇平壤爆发激烈的大兵团会战。因为粮弹不继,驻守平壤的中国军队于当天午夜冒雨弃城北撤,中途遭到日军伏击,伤亡惨重。突围途中大批中国官兵或因迷路,或被包围,或是受伤,成为日军的俘虏。一名被俘的中国军官曾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真实再现了战俘的悲惨境遇:
“……两手背缚,发用绳联。十八日申刻,始发给饭团一握,舌为匕箸,膝作杯盘,俯首就餐。渴极频呼,仅给臭水一滴。坐卧不出寸步,便溺均在一舱,秽气熏蒸,时欲呕吐。至日本广岛下船,狂奔十余里,立毙数人,始登火车。”
平壤大战失败后,甲午战争战火越过鸭绿江烧进中国内地。在接连进行的辽东战场诸战役以及威海卫保卫战中,又有大批中国军人被俘后押至日本,总计陆续被运送到日本看押的有千余人。
中国战俘在日本主要被羁押,没有投入苦役活动。羁押期间,日方不断提审中国战俘,以图获取有关中国国内政治以及各支军队的情报。另外,日方还以被俘的中国官兵作为人种范例,经常性进行各类医学测量活动。1894年出版的日本战时刊物《日清战争实记》上,就曾以“日清两国兵体格的比较”为题,刊载过这类测量结果。
除了这些在日本的清军战俘外,1895年初,中国东北战场上接连发生了海城、牛庄等战役,也有很多中国官兵被俘。此时日方已经失去了最初得到战俘时急于炫耀战功的心情,反而视战俘为累赘。这些清军战俘则被就地关押在辽宁海城,各项生活条件比之在日本的难友更为恶劣。
1895年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大战终止时,两国议及战俘交换问题,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在当年的夏季完成交接。
按照俘虏不祥的传统观念,饱经折磨重归故土的战俘一律就地解散,军官革除所有官职后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