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NGO实验:创立社仓制 独立于官方权力之外

时间:2012-05-24 10:49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吴钩 点击: 载入中...

 

朱熹(资料图)

朱熹的社仓,则显然具有NGO的性质,其运作保持独立于官方权力系统之外,地方官员只在放贷及还贷时应邀前往监督,对社仓的业务并不能干预。


中国的历史演进隐含着一条虽时有起伏、但总体保持向上的自由线索,体现在社会发育的层面上,秦汉之后,传统社会的自组织与自治能力,都可以说呈现出越来越发达的趋势,到了宋代,在士绅群体的倡立与组织下,民间结社更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其中包括在一代大儒朱熹手里完善起来的“社仓结保”之法。


宋儒设置社仓的初衷是,他们认为当时的官方救济如常平仓不尽可靠,士绅应当担起造福乡里之责,建立民间的自我救济体系,这样,乡人在遇到凶岁饥荒时也就不必全依赖于有司。


朱熹制订了一套完备的社仓结保制度,大体上是这么运作的:由地方政府先垫付一定数额的大米作为贷本,“富家情愿出米作本者,亦从其便”。社仓每年在青黄不接的五月份放贷,每石米收取息米二斗(年息20%),借米的人户则在收成后的冬季纳还本息。等收到的息米达到本米的十倍之数时,社仓将贷本还给地方官府或出本的富户,此后只用息米维持借贷敛散,不再收息,只是每石米收取三升耗米,以弥补仓米的损耗。


在朱子的规划中,社仓由地方士绅组织并管理;人户是否参加结保也采取自愿原则,“如人户不愿请贷,亦不得妄有抑勒”。抑勒,就是强制、摊派的意思。不过,人户“入保”有资格审查:“产钱六百文以上及自有营运,衣食不阙,不得请贷。”也就是说,有财力的人家不能申请社仓的救济。有的社仓还规定,“细民无田者不得预也”,将放贷对象限定在具备一定还贷能力之人的范围内。这是出于保障仓本安全的考虑。


朱熹的社仓,则显然具有NGO的性质,其运作保持独立于官方权力系统之外,地方官员只在放贷及还贷时应邀前往监督,对社仓的业务并不能干预。朱熹相信,只要“官司不得抑勒,则(社仓)亦不至骚扰”。


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上奏朝廷,建议在全国推行社仓之法。宋孝宗采纳了朱熹之议,下诏推广社仓,四五十年下来,朱子社仓已“落落布天下”。然而,社仓在获得官府青睐的过程中,随着国家权力的介入越来越深,这一NGO也慢慢变质,最后居然成了“领以县官,主以案吏”的官办机构。


朱熹的再传弟子王柏说得好:朱子社仓的放贷还贷,由地方的士绅耆老“公共措置”,州县官“不须干预抑勒”。这项原则,应为社仓推行者“所当共守也”。一千年前,理当如此;一千年后,亦是理当如此。(作者系历史学者,摘自新京报12月10日 )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朱镜我:以笔为刃的文化战士
  • 一个老新闻人的家国情怀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陈为人:用生命守卫中央文库的
  • 陈海松:年轻有为的红军政委(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 张謇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
  • 宁都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