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环保小说《放下》(《中国作家》文学版2011年第8期)是作家余一鸣的新作,它以三万余言的篇幅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谢无名建议县上大力发展剌姑(小龙虾)养殖,使百姓致富,他的任县宣传部副部长的学生刘清水把这个建议给领导们说了后,得到批准,剌姑养殖一下子发展起来并形成可观规模。而这时候,谢无名发现,剌姑疯养又使当地湖水遭到严重污染,县城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恶臭不堪,于是,他在县政府网站发表数篇文章力倡缩减剌姑的养殖规模。但这时候,县上正在全力筹备剌姑文化节,领导们害怕谢无名在开幕式上捣乱,于是使用各种办法让谢无名把缩减剌姑养殖规模的想法放下,谢无名坚决不放下,最终招来被关进冷库受冻的结局。他虽然从冷库窗子中逃出,但却摔断一条腿。
小说塑造的谢无名是一名孤独的环保勇士。在实施环保行动中,谢无名的两名曾经的学生刘清水和刘和尚铁了心地反对他的做法。刘清水起先接受了老师的致富点子,后来却代表官方力阻老师的环保行动,虽然她是老师的情妇,但为了上级的政绩或者自己的政绩完全不顾及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她对谢无名说:“你放下了是为我好,也是为你好。你想好没有?和政府作对,与百姓为敌,是多么大的风险。”“谢无名说,你看看我这身体,残灯枯油,还怕什么危险。”矢志不渝,最终不放弃环保行动。于是在刘清水的授意下谢无名被关进冷库。刘和尚是当地商界的老大,无人敢惹,他在老师面前虽然恭恭敬敬,但为了保住剌姑给他带来的丰厚利润,他温和地警告老师如果不放下缩减剌姑养殖的意见,那么面临的将是“说话没了舌头,写字没了手臂”的血腥报复、惩罚。不仅如此,谢无名的环保行动也受到武术师傅刘三郎的阻拦,他不但拒绝从谢无名处拉陈粮,而且以谎言骗他到冷库处然后叫儿子刘精武实施了对谢无名的关押。可以说,谢无名处在了由官民两方形成的包围圈中,他们为了剌姑带来的显赫政绩、滚滚财源、一沓沓钞票而不管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紧迫现状,所以谢无名的被劝说、被恐吓、被关押必难免除。在这场看起来未见兵刃相加的环保战争中,强势的官方及以刘和尚、刘三郎为代言人的众多得惠百姓共同去围剿孤单、弱势的谢无名,所以硝烟仍然四起,兵刃的寒光随处可见。小说最后写到,谢无名给刘清水留了一份信,郑重地宣布自己输了,自己所作的只是鸡蛋砸石头的事情而已。这,不由得使我们深深感到,环保之路亦然漫长,中国人要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上清澈的甜水、欣赏美丽的花木胜景还需不懈努力。
小说的焦点在众多力量说服、强迫谢无名放下他的环保倡议上,而谢无名的决绝行动却意在说服政府、村民放下疯养剌姑的做法,对此,小说没有明说,但客观上却形成了两方欲使对方放下各所操执的事情的格局,这是小说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优长之处。一条明线显示了强势一方对弱势的谢无名的强大攻势,谢无名处在这种多股力量形成的合围之中,这期间有恐吓、软言相劝、美色诱降、师徒情断,一连串的言行阻挡使小说情节波诡云谲,人物的理想抱负能否实现备受读者揪心;一条暗线显示了弱势的谢无名处惊不乱、镇静自若、矢志不渝,虽然最终失败,但其精神却令我们佩服,令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不能放下。小说的另一个优长之处在于讽刺笔法运用极好,这种笔法体现在作家使用很多笔墨去写刘清水的父亲和侄子因为长期食用剌姑而得了怪病,最终父亲不治而亡,侄子因为此病而在飞行员招考中被淘汰。这一情节也是小说的另一条明线,起到了对疯养剌姑之弊端的事实证明,可惜刘清水在父亲活着的时候、侄子名落孙山的时候几乎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反而,她坚决地执行着长官意志和给自己保官、升官的意志。刘清水后来将自己的肉身献给了罗书记,因之她的官职升了。刘清水中学时和谢无名同睡一张床但什么却没做,她感到些许的遗憾,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也为了阻止谢无名的固执,她主动将自己的肉身献给谢无名,完事之后,她想“刘和尚的威胁,刘三郎的加压,都只是这场戏的开场锣鼓。要让谢无名放下搅局的念头,自己这个主角当然得登场。”于是,她直接向老师摊了牌:“你还折腾什么?你就不能把剌蛄节的事放下?” 谢无名说:“任何一个物种的无限制繁殖,都将带来对其他物种的消灭,带来对生态的破坏,比如剌蛄。……所以,我感到罪孽深重,要尽我一己之力抗争,否则,躺进棺材也闭不上眼。”铮铮之言来自世界大科学家霍金的预言,也表达了谢无名拼死为环保做出自己贡献的坚强决心,然而已经渗入刘清水等诸色人等骨血中的蝇头功利欲望却无情地绞杀了他的言行。这是当下我们在启动富裕高铁时常常忽略的问题----顾此而失彼,顾兜里的金钱越来越鼓,却忽视了生命寿限在获得它的负面作用中的戛然而止,就像刘清水的父亲那样。小说在写法上的又一个优点在把剌姑养殖的始作俑者和叫停者放在谢无名一个人身上,这种设置在此前的同类小说中并不多见,而且含有隐喻的色彩,说明谢无名在现实的教育中由一个对环保无意识的人变成了对环保有意识的人,对后者他是真正认识到了其紧迫性、重要性,所以他坚执其意,身顶重重阻力、压力践行自己的决心、决定。像谢无名这样的人现实中已经涌现出不少,既有位高权重的官员,宏论等身的学者,也有身体力行的普通老百姓,虽然环保任重而道远,但他们亦然在不懈地努力着。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