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金竞争性分配可防“跑部钱进”
近日,2013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名单,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公示一周后确定,10个城市榜上有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10个城市并不是由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敲定的,而是完全由专家通过公开评审从15个入围城市中选定的。这一方式,开了中央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的先河(11月14日《人民日报》)。
尽管中央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开了先河,但这种创新的财政资金分配形式,此前已在广东推广实施,经过了实践检验。从这次“2013年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评审情况来看效果较好,由于地方答辩、专家评审过程是公开的,规则是公平的,评审结果自然令人信服。笔者以为,这一方式不能只局限在广东和中央部分财政资金分配方面,还应该推向全国其他地方,推向国家其他部门。
长期以来,财政资金分配要么是平均分配,要么是“跑部钱进”,或者是相关部门自己敲定。平均分配实际上是一种计划经济思维,不是根据各地实际需要、资金运作水平等情况进行分配。而“跑部钱进”的问题是,只有“跑部”才能“钱进”,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权力寻租。相关部门自己敲定,由于自由裁量权太大会带来决策失误等问题。而竞争分配则引入了市场化做法,即谁能在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中胜出,谁就能获得财政资金倾斜。
各级财政资金总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分配是每一级政府都要面临的问题。显然,传统的分配思维存在种种缺陷,亟须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而竞争性分配恰恰符合公平、公开这些要求。比如,为了保证公平,在评审现场抽取评审专家,专家接到临时通知才能参加评审,另外,评审期间专家的手机均被集中保管,保证了评审的公平公正。而且,这种资金分配方式还能倒逼相关竞争者认真对待,否则无法在竞争中胜出。比如,这次中央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15个入围城市高度重视、有备而来,方案中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具体措施。不少城市都是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对专家现场提出的刁钻问题认真作答。这就是公平竞争倒逼的结果。如果没有公平竞争,地方不会如此重视。
在笔者看来,今后无论是中央财政资金分配,还是其他地方财政资金分配,都应该借鉴这样的做法,把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推而广之,让所有的财政资金分配更公平合理,也让更多民生项目从竞争性分配中受益。
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建立一套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的制度,让这种分配方式制度化、规范化、广泛化。而在这种制度设计中,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地方答辩、专家评审的过程必须彻底公开。二是切实保证相关专家公正行使评审权。毫无疑问,竞争者能否胜出,关键一点是评审专家是否公正,评审专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中的角色很重要。如何防止评审专家与某些官员、某些竞争者进行勾结,是竞争性分配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
原文标题:法制日报:资金竞争性分配可防“跑部钱进”
原文链接: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1115/c1003-23552097.html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