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取消4%的浮动标准。多家分析机构的分析师认为,如果今年推出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将可以解决目前油价涨多跌少的局面。
新机制解决油价涨多跌少
两会期间,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进程再次引起业界关注。最突出的诟病在计价周期长致使调价滞后,无法及时联动国际原油走势;“4%”致使成品油上调与下调幅度不对等,涨多跌少。去年,国内油价经历了四涨四跌,本市93号汽油价格却从7.27元/升涨到了7.47元/升,充分暴露出现行机制下涨多跌少的局面。
“上涨基数低,容易达到4%;而下调基数高,要跌得更多才能到4%,这暴露出计算方法不科学。”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表示,发改委上调油价时总会往后拖,国际油价涨幅可能不止4%,导致国内调价幅度更大。而下调油价时,一般是达到4%的条件就调,幅度也相对小,也是导致油价涨多跌少的原因。
张平说,现有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而国际油价每天都在变动;二是现有机制设定国际油价在22个工作日内变动幅度达到4%才做调整,如果达不到4%,成品油价格就保持稳定,这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来。
张平表示,针对以上两个突出的缺陷,未来改革后将计划把油价调整周期调得更短一些,适应国际油价频繁变动。取消4%的浮动标准,按照一定的周期,不管达没达到4%,油价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使油价定价机制更灵活,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早用新机制能便宜1毛多
2月25日凌晨,发改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但是根据国内多家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2月16日凌晨已经满足成品油22天+4%的调价条件,当时三地变化率在4.29%。“以中宇资讯的监测数据来看,这几天的推迟,使得三地变化率涨到了5.21%,调价幅度被拉宽了40元/吨左右。”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说,如果发改委在2月16日满足条件时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进行上调,假设采取10个工作日的模式,到3月1日时油价就该下调,按当时的三地原油价格水平,对应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应下降约150元/吨,如果再加上此前多调的40元/吨,折合成93号汽油的话,每升应该比现在油价便宜0.14元左右。
谈及这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张平说,调价窗口期应该是2月19日前后,因为是春节,所以一直等到2月24日夜里,也就是过了正月十五才上调油价。“正好遇到国际油价那两天向下走,由原来每桶116美元降到113美元,但原来油价的定价水平大体是每桶108美元至109美元,仍然处在调价窗口期,所以这次调价是按照调价机制进行的。”
本月下旬下调窗口或开启
来自隆众石化网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三地国际原油变化率为-0.56%,较前一工作日下跌0.21,距离上次调价过去7个工作日。目前国际油价受经济面的数据支撑,抵消了前段时间消息和政策面的不利影响,止跌反弹。但供需面来看,近期市场需求表现一般,难以支撑油价大涨,若近期无突发事件,预计油价涨势有限。如此一来,后期三地原油变化率将延续下行趋势,并有望在3月下旬跌破-4%,3月26日满足22个工作日后,成品油下调窗口或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