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文明对话的霊修之旅——走进临洮

时间:2011-12-31 15:27来源:鑫报 作者:杨重琦 俞晨元等 点击: 载入中...

 一场与文明对话的霊修之旅
  ——临洮县域经济与文化考量之四

临洮岳麓山(资料图)
     21世纪第11个春天的5月11日,黄河之畔的兰州,一片烟雨朦胧。轻风细雨中,我坐上汽车,离开兰州,向着临洮方向——那个历史上曾经的西北第一郡的地方驰去。
  车出七道梁隧道不久,悠悠临洮就在前面了,如同车外迅急远去的树林,我对临洮的思绪也已进入了历史的深处……
  这里,有5000年前灿烂于世的马家窑文化,有大秦帝国定邦后的踌躇满志,有汉时安故城池的依稀背影,有蜀将廖化勇敢果断的隐约面容,有吕布与貂禅缠绵的千古情话,有哥舒翰御敌善战的武功,有杨继盛兴利除弊的往事,有左宗棠福泽两岸的佳话……
  这是一片历史的天空,隐秘着文化精神的高贵脉络,走向临洮,让我有一种朝圣的心境。
  穿越一排又一排白杨,我在洮河两岸的旷野里寻觅那湮没在岁月风尘中的临洮踪迹。从那曲水秀绿的景象中,似乎隐约地诉说着临洮千年来绵延不断的丰沛文明,在其绵绵的文化韵脉里,我似乎看到一座奇峰。
  那里回荡着大秦帝国赋予临洮西北第一郡的雄风,那里流淌着八思巴翻译汉藏蒙语民族文化交流的长河。或许,打开临洮更为宏大气象的文化密码的钥匙,就在他们那里。


  阅读提示

  ■穿越一排又一排白杨,我在洮河两岸的旷野里寻觅那湮没在岁月风尘中的临洮踪迹。从那曲水秀绿的景象中,似乎隐约地诉说着临洮千年来绵延不断的丰沛文明,在其绵绵的文化韵脉里,我似乎看到一座奇峰。
  ■洮河作为黄河上游支流中的“长子”,其景象没有黄河的壮阔和雄浑,但却充满了几分逶迤和秀气,两岸的植被一片绿意。
  ■承载着西北第一郡治的辉煌,临洮,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空单元,肩负起一次又一次关乎国家战略安危的重任,见证着一段又一段民族融合的进程,直至今日,多民族团结互助,繁衍生息。
  ■当历史的指针驶入1271年的夏天,临洮,再次迎来圣洁的文化光芒,这一光芒,穿越历史的隧道,一直照耀到今天,并依然是一片霞光万道、瑞彩千条,让人满怀朝圣般的崇敬。
  ■回望岁月的峥嵘,远古和农耕时代的临洮,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在陇右高原上放射它夺目的光芒。5000年以来,它是两个标尺,一个远古文明的高度,一个农业文明的高度,不断擎起文明的天空,即便穿越时空,依然令整个世界为之动容。
  ■念天地之悠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临洮,这个西北第一郡的郡治所在,汉唐西北战略要地的所在,宋元明清临洮府治之地的所在,中西文化交流要道的所在,曾是一片富庶繁华之地。
临洮老子文化园(资料图)

    拜谒大秦帝国的前哨

  2011年5月11日,鑫报采访组一行来到临洮。
  5月中旬的陇中,时值暮春,已有了几多夏意,几多嫩绿。兰临高速两边的树木变得葱茏,山坡上的灌木也有些葳蕤,偶尔一丛红花,在一片深绿中点缀着山野的姿容。车出七道梁隧道不久,蜿蜒清澈的洮河便进入视野。
  洮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曲折东流过碌曲、临潭、卓尼县城南,至岷县茶埠急转向西北,出九甸峡与海奠峡后,穿临洮盆地,于永靖县注入刘家峡水库。全长673公里,流域面积2.55万平方公里。
  此时,我们已不经意间从黄河身边进入洮河流域。作为黄河上游支流中的“长子”,其景象没有黄河的壮阔和雄浑,但却充满了几分逶迤和秀气,两岸的植被一片绿意。
  穿越一排又一排白杨,我在原野里寻觅那湮没在岁月风尘中的陇西郡踪迹。从其曲水秀绿的景象中,辨识2000年前的农耕文明,不难发现眼前还隐约跳跃着另一种风景,那就是我怀着朝圣的心境寻觅的西北第一郡。
  这就是秦国和秦朝在西北最先建立的郡府所在?这就是秦绍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和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所建陇西郡的中心所在?这就是大秦帝国军队“车辚辚,马萧萧”奔驰过的舞台?这就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后确立的西端疆域……历史深处的陇西郡,你竟如此有大美而无言。若不是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中“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寥寥数语的记载,我真不知道从哪里寻找你的足迹?
  临洮,我终于走到你的身边,终于能够站在你宽阔博大的胸怀内,念天地之悠悠,发思古之幽情。你就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后设置的帝国西北的第一郡——陇西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你就是秦王嬴政剪灭群雄,问鼎中原,君临天下后,作为大秦帝国在西端的自信和权威。在公元前221年这个划历史年轮的年份,在结束春秋以来长达500年诸侯征战的第一个春天,在始皇帝开辟郡县制的肇始,你就以黄土高原的厚重和西北乾方的沉稳,荣耀地进入了华夏历史舞台的中央,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启了2000年的文化大幕。
  此时的临洮,不仅享受着陇西郡中心地位的尊严,更分享着擎起农业文明高度的帝国的荣光。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君临天下的始皇帝,毅然决然地废除了周王朝近800年的行政制度——分封制,并踌躇满志地把帝国划分三十六郡,这是个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决策,其影响的伟力直指今日的世界,乃至更遥远的未来。郡乃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中央政府,郡下再划分为若干县,县下再划分为若干乡。完全遵照公孙鞅变法时在秦国所定的制度。
  而帝国的西北,就是陇山以西以狄道为治所的赫赫有名的陇西郡,郡治就是狄道县,也就是现在的临洮县。按照当时的行政制度推断,陇西郡就是帝国西北的重要省份,临洮就是省级行政的中心,其长官直接对坐镇咸阳的始皇帝负责,彼时的临洮,该是何等的尊严。
  《秦始皇本纪》载:“27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
  始皇帝在帝国版图上巡视一番,便建成足踏咸阳、头抵阴山的战略直道,修筑起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大手笔、大举措的防御措施,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彼时的临洮,该是何等的重要。
  自此,一个属于临洮的时代开启了!
  在接下来的长河里,这里有霍去病两度出发进军匈奴的身影,这里有哥舒翰“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威风,这里有宋时的熙州狄道,这里有元、明、清的临洮府治,直至乾隆5年(1740年),临洮府治的中心才迁至刚刚进入历史舞台的兰州……
  西北名邑、陇右重镇、“丝路”要道……赋予临洮。

   朝圣八思巴的神庙
  承载着西北第一郡治的辉煌,临洮,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空单元,肩负起一次又一次关乎国家战略安危的重任,见证着一段又一段民族融合的进程,直至今日,多民族团结互助,繁衍生息,劳动开拓,融合发展,共同创造出灿烂的多元历史文化。
  当历史的指针驶入1271年的夏天,临洮,再次迎来圣洁的文化光芒,这一光芒,穿越历史的隧道,一直照耀到今天,并依然是一片霞光万道、瑞彩千条,让人满怀朝圣般的崇敬。创造这一文化光芒的,就是在元代为促进汉藏、蒙藏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各民族团结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八思巴。
  八思巴(1235年——1280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本名“罗卓坚赞”,意为“慧幢”,出身萨迦款氏家族,生于今西藏昂仁县的鲁孔地方。
  1260年,忽必烈在上都称帝,封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玉印。八思巴奉旨创制了用梵藏字母拼写文字的蒙古新字(亦称八思巴字),颁行全国,成为官方文字,并成立“蒙古新字学”。
  1271年夏,八思巴离开大都到临洮,并在临洮居住生活了4年,就是这4年间,他为临洮建立了又一文化的高峰——修建了藏传佛教大寺。
  大寺规模宏大,占地1000多亩,东至东城墙,南至广福巷,西至经文巷,北至北城墙,南接城北门。《狄道州志》画有大寺原址图。只可惜,这样一座建筑群,毁于历史上的战火。
  八思巴在临洮期间还撰写了一系列理论著述。组织许多学者在这里大规模从事翻译校勘和刻印刊行工作。在汉藏文化交流史和藏族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八思巴在临洮生活了4年,修建大寺,著书立说,使临洮成为甘青地区的文化传播中心,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和睦共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由八思巴主持修建的藏传佛教寺院遗址上重建的佛塔

  为了远行的回望
  回望岁月的峥嵘,远古和农耕时代的临洮,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在陇右高原上放射它夺目的光芒。5000年以来,它是两个标尺,一个远古文明的高度,一个农业文明的高度,不断擎起文明的天空,即便穿越时空,依然令整个世界为之动容。

  这就是临洮!从西北第一郡和八思巴,我们感到,充塞在古今时空之内的那种坦然于苍天大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虽然陇西郡已成历史,临洮大寺几易容颜,但他们是临洮文化史上的两座奇峰!带着历史的厚重,给未来留下深邃的风景。

  明代,随着国家战略的定位,以及黄河上游沿黄经济的开发和壮大,临洮的地位逐步暗淡下来。

  伴随行政地位下降的,还有经济地位的失落。经过历史的洗礼,原来相对沉寂的黄河上游沿黄地带,在后来交通、商贸等区位优势的呈现中,经济得到开发和壮大,辉煌了千百年的临洮,被附近更为气象宏大的沿黄城市文明所代替,以至今天。

  念天地之悠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临洮,这个西北第一郡的郡治所在,汉唐西北战略要地的所在,宋元明清临洮府治之地的所在,中西文化交流要道的所在,曾是一片富庶繁华之地。

  回望辉煌的历史,它能否在新的时代,重振雄风?

  细雨濛濛,远山如黛。迎着绿意葱茏的春天。仰望长天,我听到了春笋拔节的声音,它是那样的爽脆和有力。这是临洮的心声,来自兰州南大门的声音……

  (本文参考了《临洮史话》资料,表示谢意!)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明确监察对象建环境监测网络
  • 新疆网络信息安全与密码应用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办
  • 苏宁易购418打响2014年首战 全国门店全线参与
  • 偶然——与任老的一次渤海航海回忆
  • 任震英夫妇与记者鲁正葳
  • 任震英与国外同行参观规划建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